點擊排行
推薦圖文
人無翅膀,何以飛翔
2018年10月20日,鐘樓的時針剛走過八時,中心廣場上就慢慢有人活動起來了。天氣歆好,風輕云淡,萬物向新,而今天,等待著高三學子的,將足以他們用余生回感。
?
這是高三學子們將要大步邁過18歲門檻的一天。這一天,十八歲的字眼跳躍在校園四處,學海堂的玻璃窗上則大寫著“HI, 18”的鮮艷字樣。同學們陸續步入場中,相視一笑。從今往后,他們就十八歲了。十八歲意味著許多,它象征著一個獨立的社會身份、一個成熟理性的人格……從今天起,他們將在其最蓬勃的青春年華,積蓄力量,傲然展翅碧空。
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奏唱國歌,吟頌詞句,高三學子齊聲作著成人前最后的許諾。許諾忠善,許諾仁義,許諾進取。宣誓的語聲鏗鏘,陽光下的他們正抖擻羽翼,意氣風發。老鷹尚不拘于一隅,今日十八者,應視高穹為歸宿。
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帶著對高三學生的關懷與期盼,張先龍校長上臺發言。他指出,我們應當掌握“意義療法”。即堅定我念、善念、信念;明晰自我的定位與方向;更要學會利他,“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”;對家國與人生路抱持自信,人的精神世界才永不會荒蕪。
?
對于校長的指路,高三同學滿是恍然。這是成人路上重要的一課,載言使以遠行。堅定我念,心底里孤勇更勝,愿意見了黃河不死心,撞了南墻再回頭——這并不是一件遺憾的事。正如學生代表鄧嘉寧所言:“走出半生仍是此間少年?!碑吘故松跄贻p,前路猶遠,仍有萬千挑燈夜、早起晨。飛翔之人往往心懷有一種信念,相信努力,相信遠方,義無反顧地追逐陽光就是成長的意義所在。
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8年的成長,雖坎坷不間斷,卻往往伴以溫潤的愛與呵護。翅膀的每一羽都在苦與淚中浸透,每一翼都是星辰朝露織繪。
?
??? 父母引路,恩師點燈;燈結橘,路引善。于是你看到了,眼前花更有花;于是你明白了,花后還有桃花源;于是你向往了,桃花源內橋下水。但指路之恩卻要難以回報了。這條路上,他們是前輩,或許已經問柳,又或許沒有尋到桃源,卻愿意迂回山和大海,為你指路挑燈。
??? 這于雙方皆是一種修行。
?
??? 鄧嘉寧的父親上臺道,看見女兒的成長,有太多感慨和期望,既是欣慰又是擔憂。長大的路難行,只愿她快樂平安。
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父母往往被譽為人類最偉大的工作,因為他們總是一個孩子背后的萬丈光芒。如今終于成人,無以為報,言語梗咽喉中,只能一句“你們辛苦了,謝謝你們!”以作答謝。
?
父母們則拿出憲法和家書,更有鮮花與擁抱,千叮嚀同著萬囑咐。這是成人路上第一份禮物,厚重而難以忘懷。鮮艷的花朵照應著十八歲的的笑容,而手中短短十幾頁的憲法,凝結的不是所謂冰冷的法律條文,更是屬于一個成人厚重的責任、和國家的期許,一本小冊子,照亮著漫漫前路。
從今往后,去做最驍勇的戰士,做戰四方的虎將。
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飛翔是最美麗的姿態,請自信,請勇敢,請義無反顧。生命的真諦仍需不斷上下而求索——“我們不能在奮斗的歲月選擇安逸,因為很多事情,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,而是堅持了才有希望?!薄?/p>
?
成人禮的尾聲,同學們皆紛紛向前,在“存心·用心·盡心”的橫幅上寫下自己的名字。頭上是碧空,腳下是闊土,遠方蘇元山外更有山。鐘樓走過十點,活動已經結束——一切卻又剛剛開始。金秋和風吹云翳,蘇元山下成新人。
去奔跑吧,去飛翔吧,“人無翅膀,何以飛翔”,懷一腔孤勇,去攀最高的山,去行最遠的路;去做嘗草的農氏,去做移山的愚人,去做逐日的夸者。
成人,便應去盡情翱翔。
馭長風,破巨浪,且無問西東。
?